发改委拟建国家中小企业银行

发改委拟建国家中小企业银行

 

2008年08月07日           01:20         中国产经新闻

中小企业将来融资不再难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近日,备受资金煎熬的中小企业又迎来一个比较明朗的信号——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提高所得税门槛,拟将中小企业纳税规模标准从年纳税额30万元提高到约50万元。

  5大建议应对“融资难”

  据了解,在本届论坛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都毫不讳言地指出,中小企业今年日子特别难过。 广东中小企业局局长刘焕泉表示,他在多次的调研中都深深体会到了中小企业生存的艰辛。

  据初步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

  针对中小企业的困境,国家发改委在进行多次调研后,提出了5大政策建议:建议各大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长比例达到全国商业贷款平均增长比例;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探索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小型微利工业企业所得税起征门槛,逐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机制,探索按照中小企业对财政税收贡献率大小逐年增加配套优惠的税收制度;在担保机构建设方面,政府将对一些担保机构进行必要的支持,由政府补贴部分中小企业担保金;同时,我国将探索建立国家级再担保机构,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短期困难仍须正视

  针对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一事,有分析师表示,该机构建立起来确实能缓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但国家中小企业银行“远水”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近渴”。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一保一控”的宏调政策下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

  比如,短期内管理层可适度支持地方级中小商行发展的同时给予这类银行更宽松的政策,这样既能缓解各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用规范的银行机构代替部分地区高风险的民间借贷及地下钱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也认为,中国能够建立起“国家中小企业银行”,且的确能对中小企业融资有很大帮助,但这种专门的政策性机构不是马上就能建立的,普通银行的建立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正处于“研究建立”阶段的“国家中小企业银行”难以解决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有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近日明确表态,虽然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一方案,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细则出台,至于成立时间更无法确定。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却强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是成立中小企业银行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一点一滴来推进,也就是说,政府要建立一套全面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体系,比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